人有一個基本需求是:引起他人注意。
即使是負面的關注也勝過完全不被注意好。
例如街上的飆車的不良少年,故意要改裝機車,
引擎聲響大,從人們間呼嘯而過,企圖引人注目。
小時候小男生要引起心儀女生的注意,
會故意拉她頭髮、捉弄她等等。
被人關注,可以說是人的一個很深層及重要的需求。
現今社會,一般人不敢做一些叛經離道的事贏得關注,
所以轉向另一個出口:抱怨自己多麼不幸,
來獲取別人同情的關心。
抱怨有如流沙,讓人講越多就越陷越大坑,
自己下去不甘心,也要拉人作伴。
上班族到茶水間一同抱怨主管的不是;
主管們開會埋怨著屬下的不配合;
老板們社團聚會對於員工難管教大吐苦水等等。
有時候這種同仇敵愾所引起的共鳴,
會有第一個好處是:大家因此拉近距離,感覺心心相印。
第二個好處是:案例分享,日後碰到此狀況如何應對。
如果抱怨都能做到讓大家越來越開心,收穫很多,
那這樣的就是建設性的抱怨。
一般的抱怨就像晒鹹菜乾,時間越久,口味越重,越是欲罷不能。
(下圖為山水緣餐廳旁的古厝晒鹹菜)
關於抱怨,我有兩個在職場上的經驗分享。
有一次出差碰到別部門的同事閒聊,
不小心將自己對某位同事不滿發洩出來,
隔天一到公司,老板也在第一時間接到訊息,
馬上被叫進去訓話,發現被斷章取義的很嚴重,
同一句話被加油添醋一番,變得非常不堪,
自己也被狠狠訓話一頓,
因此體驗到抱怨能量加倍的殺傷力。
還有一次是越級向高層報告自己主管的不是。
雖然講完很舒暢,覺得總算有人了解苦衷了。
當事人也許不知情,沒有找你報仇,
但是事後總覺得有些不安,
與他見面時,也會心生愧疚感。
這個就是自己送出去不好的能量又回來身上,
所謂能量不滅定律。
有時候抱怨對當事人其實是很不公平的。
也許你看到的事情並不完全正確。
<魅力學>作者Olivia Fox Cabane 提到:
:「由於大腦必須過濾資訊,因此給予我們的畫面並不完整,
只提供局部資訊,其他全過濾掉了。
有時候我們大腦呈現的卻是嚴重被扭曲或片面的事實,
而且時常朝負面方向扭曲,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傾向專注在危險的事物上,它認為重要的,
往往是最負面的。」
例如,今天早上你露出笑臉要和同事小美打招呼,
但是她卻完全不理人,似乎很冷漠的樣子。
你的大腦只往負面方向解讀,,跑去向小明責怪小美的無情,
批評小美是否因為嫉妒你升官而故意不理人,
但事後才知小美一早兒子車禍,她當時只想著如何處理家務事,
根本無心注意到你經過她身旁微笑點頭的事。
有時候一個眼神,可能就會引起誤會,
心中有不適,最好的方法還是設法問清楚真實狀況,
也許直接問本人或是透過第三者了解。
(圖為姐姐家貓-布南與妮妮對望,有時就是兩個人面對面講清楚,解開心結)
曾經聽過一對情侶的真實案例。
女生抱著男生問:「親愛的,你最喜歡我那一點?」
她期待聽到的是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等等,
結果男生非常帥氣又幽默的看著她說:「一無是處。」
說完他還很佩服自己用如此簡單的成語造詣呢!
女生聽完當場眼淚掉下來,
卻不是感動的淚水,而是極度傷心的委曲淚水。
女生:「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居然說我一無是處!」
男生這時才反應過來,自己用錯形容詞把驚喜變成驚駭。
他要表達的是:愛妳的每一個地方,
而她的大腦卻扭曲成負面的解讀,認為男方嘲笑她一無是處!
如果連一對恩愛的情侶都有可能會錯誤解讀,
你又有多大的把握說,對方所做所為,就是惡意針對你?
或許你了解事情來龍去脈,
給當事人一個機會說明,他完全不是你眼中如此惡劣的,
也許他這麼做時,有不得已的苦衷。
沒認清事實去向第三者抱怨,
會引來更多的誤會及心結,
並擴大負面磁場,招致更多不幸事件接二連三發生,
總覺得老天爺在和你作對。
其實,轉換心情後再好好看清事實,
也許你是被你的大腦給騙囉!
從抱怨流沙起來,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意願,
否則只是從這個坑換到另一個坑而已。
要做到完全不抱怨,真的非常困難,
但若你能慢慢開始練習,相信你會感受到那種美好!
至於若真的遇到很不友善的人怎麼辦?
除了遠離之外,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好人BYE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