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看了奧修的一本書《最後的晨星》,書背面介紹佛陀坐在菩提樹下,當他看到最後的晨星消失,他了解沒有任何事要執著的,「了解到世界變化無常的本質的人將會免於世界的束縛」。

 

也許《最後的晨星》對我特別有吸引力,而且自己真的很需要放下執著,這幾個月因為感情困擾常失眠,十月十九日清晨五點二十左右起床,好奇發現左上天空有一顆極亮的星星,有如飛機光一般的明顯,當時雲層相當多,但剛好這顆星就沒有被摭住,看得入神的我,突然間在我眼前以非常迅速的時間越變越小,然後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橘紅光芒漸層染色了天空,宣告黎明的到來。心中吶喊著:「天呀!這就是最後的晨星!」感覺有如一場魔術秀,要揭示我一些無常的道理,雖然親眼實證,但畢竟身為凡人,碰到挫折時,很難立即就免於世界的束縛,不過能偶爾想起來提醒自己。


 

十一月某日又是個失眠夜,凌晨五點一路騎著單車,在黑夜中騎過197縣道往早晨散步的神聖殿堂前進。走在漆黑的伯朗大道,平時美麗的稻海風光與山景完全不復見,只有右前方池上大橋的暈黃燈亮著。在這樣的黑夜中,看不見遠方道路卻繼續一個人往前走。少了白天美麗風景的分心,走著走著似乎一步一步走進了自己內心的黑暗深處。我開燈查看了心中的黑暗角落到底是什麼?回想那發生的過程是否為錯誤?是的,但是為必要之惡的課程,沒有對比就不會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這時決定再找星星當老師,站在路中央盯著那顆全天空最亮的一顆星星,在廣袤大地黑幕中靜靜觀察它的變化。在深夜中,那顆星星又大又亮眼,似乎有種唯我獨尊的優越性,占據了整個舞台的主角。這顆明亮星星因為有烏黑的背景而顯現它的突出,就像人生痛苦中的絕望時刻,所有的悲慘好像全被聚焦放大,頓時間很容易被悲傷淹沒,於是整個世界只有一片漆黑與痛苦聚集著。但是只要耐心等著,接受看這顆星星,它會隨著曙光漸漸出現而消失,等到整個大地已被日出的光芒所照耀著,那些痛苦也接受光的洗禮而褪去了。

 

「如果你沒有見過黑暗,你就無法見到光明。如果你還沒經驗過那些毫無意義的,意義就不會來到你的生命。」《最後的晨星》

 

拂曉繼續走在伯朗大道回頭路上,連綿遠山圍了一條薄長的白紗,破曉天空的暖橘與金黃雲彩逐漸迎接清晨的到來。飽滿稻穗低頭彎腰,垂倒的葉片滿是昨夜的露水,就像昨夜流下淚水,它必定會在晨光中被蒸發。

此時音樂聲傳來昆達里尼公主Snatam Kaur梵唱《Ong Namo》的歌詞:「This is your way, This is your grace.」是的,你行走的路,不管是苦與甜,這些都是你的恩典,因為生命的每一個存在都滋養著你。恩典通常都是與苦難結伴而來的,只要你有耐心去覺察這一點,先接受了黑暗,才能期待黎明的到來。人在受挫時特別容易慢下來,是要你去體會一些以前不曾見過的風景,而那些景色具有無與倫比的美,即使是悲傷的也有別緻的美,在情緒翻滾後平靜下來的會是一種找到生命出路的解脫。

但我要強調的是,一切並不容易,即使知道了那麼多道理,在受挫時仍很容易在裡面打轉與沉浸悲傷中。只能一次又一次穿越與經歷,從沮喪中奮力將自己拔起,要堅信每一次都會成長與茁壯成為更好的自己。

 

undefined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na 愛美麗 的頭像
    Minna 愛美麗

    美麗天氣晴

    Minna 愛美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