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的誤解與和解

最近幾個月決定主動加某位舊同事A為臉友,原因是想要找A聊聊曾經有的衝突,並希望讓那件事情有個完美的和解。許多年前A曾經因為某事處理方式對我動怒指責,當下被A吼完我沒有解釋原因,只覺得很委屈,還跑去廁所偷哭了十分鐘。後來A離開也沒再聯絡過。前陣子突然有衝動想約A出來聊聊,很想超越過去的自己,讓這段職場的傷痛可以有個美好結局。

前幾天私訊與A分享一篇文章<加味的薑黃炒飯>時,A對我有些指教,以下是我與A的對話:

A:「妳為什麼要開開關關妳的臉書?忙的話就不要PO東西,妳沒有必要一直告訴別人自己有沒有在用臉書!」

M:「因為我常會無意識的開臉書看,一不小心就傷到眼睛很痛,所以就關閉。像我六年沒有正常使用LINE,我覺得感覺很棒。」

A:「我不認同妳的作法,但那是妳的自由。」

M:「不認同沒關係,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呀!」

A:「道不同不相為謀,我會解除妳的臉書,good luck」

M:「那很好呀!」然後結束了我們的對話。

 

當下再度領教A的不滿抱怨時,一開始是有些錯愕的。因為通常遇過的朋友只是默默地解除臉書,並不會跑來指責你。沒想到這次不必找A出來聊,A已經直接將當年事件重演,是我自己要負起責任,測試自己到底有沒有和自己和解?

 

宇宙巧妙的安排是此事件發生前一天,剛好買了<與神對話>。裡面就有詳述了人際關係挑戰中,是要你去創造、表現並經歷自己更高的面向,因此所有的關係都是建設性的,即使你當下覺得不是那麼舒服正向,但這些都是為了幫助你認識真正的自己,別人只是配合演出幫助你覺醒而已。

 

人際關係的誤解與和解

(人際關係中也可以學酥酥賣萌應該會少掉很多誤會,哈哈~)

我們大多在人際關係中的挫折,常常認為是「因為某某人對我做了什麼」,永遠以別人對你的回應為中心。若別人覺得你不好,你就是不好。若別人眼中的你很棒,你就是很棒,因而產生依賴與太多的不確定性。就像臉書按讚數,若是今天換了一張很滿意的個人大頭貼,好多人回應就會覺得:「其實我還不錯嘛!」若是放下一次的個人照沒什麼點擊率,也沒有人誇你,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人的天性存有一種害怕被人排擠會活不下去,因此希望自己可以得到他人認可。他人眼中的自己可以當一個參考,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了解與認識真實的自己。

 

由於之前十分在意解除臉書朋友的這件事,今年起長期關閉臉書帳 號養眼,每回重啟帳號幾乎又會流失幾個朋友,這也是考驗我是否能夠更有自信面對這些解除動作。當常常互動、數十年朋友或是覺得關係還不錯的被解除,有些我就會大膽私訊問對方,是否因為我關帳號造成誤會我封鎖你?或是真的就不想與我為友了,那也沒關係,我也祝福你。這幾個月觀察下來,的確很多是誤會,當然也會真的因為有看我不順眼而解除的,代表沒緣的就謝謝再見,這些都一再測試自己是否走出人際關係受害者的角色。

 

曾經在某書上看到,如果兩人因誤會從此不再友好,其中一方一定會找對方和解,若完全沒有,那表示兩個人的心早就沒有在一起了。剛好上週與一位有在靈修的朋友聊到此事,她說其實也不一定要真的找對方和解,只要觀想天空藍的光灑在當事人身上,對方的靈魂自然會接收到,就已經完成了和解,而這個天空藍代表的是無條件的愛。

 

<與神對話>中提醒:「你的救贖並不能在別人的行為中找到,只能在你的反應中找到。」就如我與同事A的關係,當初不切實際幻想著與A的和解能夠救贖自己,在和A的關係破裂才真正了解,我自己就足以主導了這個關係的和解,不需要等待A,而是和自己的和解。

人際關係的誤解與和解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na 愛美麗 的頭像
    Minna 愛美麗

    美麗天氣晴

    Minna 愛美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