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阿德勒說:「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被討厭的勇氣>
人常常為了家庭關係、愛情關係、職場關係等等,
與各種人互動產生的煩惱真是不少。
意見不和時,就必須找出雙方共識內解決,避免演變成爭執。
有時對方是較權威人士的上司、長輩,
即使很明顯知道對方不對,為了表面的和諧也得被迫妥協。
不過,妥協後自己心裡會相當不舒服,
並會耿耿於懷此事件,就會心生不滿,
久而久之,雙方的關係就有了裂縫。
根據阿德勒的說法,權力鬥爭中輸的一方,會開始進行復仇階段,
例如與父母不和的小孩,無法反抗父母,
會開始出現脫序行為像是逃學、離家等來報復父母。
自己去年曾有兩起與不同對象產生的爭執,
第一次, 與對方講理無效,被迫妥協,但心中難受。
第二次, 被對方欺負到忍無可忍,情緒失控與對方互相叫囂。
這兩次經驗並不是處理得很好,事情後來都透過第三者圓滿解決,
還好這兩個對象,都是沒什麼關係的陌生人,
感謝他們兩位當我短暫的人生導師,教會我爭執的壞處。
人常常在避免衝突,
在開始要演變成爭執前,雙方脾氣就已經開始不太好,
此時應該停止,先冷靜一下。
等深思過後,再進行溝通,以期達到和諧。
最近與一個尊敬的老師亦發生意見不和的情況,
當時在彼此尚未演變成衝突時,我決定先停止爭辯選擇妥協。
回家後深思這件事許久,對話中感覺到人身攻擊的不舒服。
身為權力鬥爭輸的一方,心中免不了也想要進行下一階段「復仇」,
就是不再去上對方的所有課程,就此消失。
不過,這是事情沒有解決的消極應對,
沒上課也是自己的損失,而且不給對方任何解釋機會,
其實有失公平。
沉澱到深夜,決定以愛為出發點,寫了一封自己的真心話。
開頭先訴說自己在老師的課程中獲得很多成長,
肯定及感謝她在課堂中的努力教學。
第二段,不帶批判的以理性態度說出自己當下覺得受傷的心情。
並拋出一個問題,請教與老師日後的互動模式為何較適合等。
才傳出去幾分鐘,她當下立刻回信道歉,很感謝我告訴她真實感受。
她認為這個事件對她而言也是種成長,她覺得很高興。
當下看到這樣的回信,心中也相當感動,
很高興自己可以不必採取妥協或是報復,可以真正達到和諧,
把這件事真正的放下。
意見不合最後能達到和諧,是最好的解決。
和諧代表著相處融洽的平衡狀態,
與被迫妥協的失衡剛好是個對比。
(如圖:失衡讓彼此關係向下墜落)
很多人被迫妥協而求得表面的和諧,
這是關係毒藥。
如果能夠在心平氣和時,以不指責對方態度下表達自己情感,
讓對方有機會可以更了解彼此差異,
對雙方日後的關係都是良好的。
在情緒失控下講出的話是未經深思,
會造成一種傷害。
若不解決,永遠都會成為一個傷痕刻劃在心中,
並且會演變成不定時的炸彈,隨時伺機引爆。
妥協到真正的和諧,是需要勇氣的,
如果在心情平復後,先寬恕對方的情緒語言,
心中帶著愛來溝通,
就可以化解許多紛爭及誤會了。
期許大家都能擁有最和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