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台南的觀光客如雨後春筍般,
紛紛在各個街頭及風景名勝冒出。
許多自由行的北部人,帶著相機到處拍,
也形成台南另一個新景觀。
之前去台南總是來去匆匆,一直想安排深度之行,
剛好這次有機會參加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主辦
「老街漫步」踩線團。
參訪了許多不曾走過的地點及歷史遺跡,
加上台南特濃的人情味,顯得更加美好。
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原本屬於一個荒廢老屋,在有心人士號召下,
載走三大卡車的垃圾並勸離流浪漢後,
老屋有了新生命。
走進老屋,彷彿可以見到自家阿嬤的家,
十字毛玻璃窗及白磁磚洗手台,
屋內陳設了許多在地文創商品。
「大目降」是17世紀時西拉雅語「山林之地」的新化舊稱,
所以許多商品都有大目降的字樣。
蟋蟀是新化的吉祥物,
體驗一下農村時代的鬥蟋蟀,
了解自然生態的昆蟲。
新化武德殿
1924年落成時是新化瘧疾防遏事務所,
1936年時改建成演武所。
殿內的地板分成兩半,一邊有彈簧適合練柔道,
一邊是硬式實地板來練習劍道。
踩在彈簧地板時,彈性相當好,
感覺就像東源部落的水上草原一樣有趣。
每個人總會像小朋友一樣跳著地板試試。
蘇家古厝
1842年時的建築,目前高齡172歲,
樑柱為上等福州杉,正面採罕見的水平牆。
這間老屋內彷彿電影場景,
木製大門歷經百年後的滄桑更具風味。
在老屋內製做一些手工藝及鬥蟋蟀,
都是回味無窮。
新化老街
當初老街緣起是在1921年一名布商林茂己先生,
先以$3000經費興建仿西洋式建築的三層樓房。
由於優美精緻,又氣派華麗,街坊鄰居紛紛仿效,
成為了新化特色。
1937年日本政府為了發展市容,貸款給東邊住戶,
要求仿照西邊街而興建,所以有了今日的新化老街。
老街內有相當多老台灣的歷史店家,
走在其中時,常會有意外驚喜。
老街有一位93歲的阿嬤出來賣菜,
她精神及氣色都很好,
非常開心見到外地遊客,親切與大家打招呼。
後來還相當熱情要把菜送給我們,
給她錢也不收。
握著她的手時,充份感受台灣人的溫情。
新化街役場
初到此地,是個令人眼睛一亮的美麗景點。
優美堅固的建築是1934年所建。
外面有寬闊的廣場。
餐點道地的野菜宴,是日治時期文人楊逵最愛。
搭配豬排的粥,在精美的擺盤下,
彷彿身處於歐式典雅的宮殿內,
卻吃到美味的庶民小吃,
感動不在話下,
是個值得特別專程參訪的好地點。
台南孔廟老街
掛著「全台首學」字樣的孔廟,
是全台灣第一座也最有名的孔廟。
嚮導阿州介紹,連志玲姐姐的月曆都選在此地拍攝,
怎麼能不來朝聖一下呢!
孔廟老街最大優點是,
所有的景點都在很適合的距離。
即是你覺得這個景點拍夠了,
再稍為往前走,又是一個新的景點了。
穿越孔廟過來是日治時期1936年的另一個武德殿,
目前為忠義國小的禮堂。
(這些小朋友也太幸福了吧!)
接著又參觀了葉石濤文學紀念館,
他的文學中記載著許多台南的古蹟景點,
所以可以跟著他的書一起遊老台南。
土地銀行、林百貨、台灣文學館、警察署等等。
台南Focus百貨在明年的1/25將入主林百貨,
會引進許多文創商品,並有多種有名餐飲,到時歡迎去林百貨走走。
其中台灣文學館正面是華麗的歐式建築,
背面卻為了館藏及空調設備等等,
做成現代式簡潔的建築造型,
台南政府相當用心,不但保留了原建築之美,
又能在實用性上注意環保及空間規劃。
這次透過阿州介紹,才了解到為何日治時期,
有如此多華麗的巴洛克建築。
原來是當時留學回國的日本設計師,
在保守的國內有所顧忌,
一到殖民地的台灣,就大肆表現他們各種誇張華麗風格。
當初日治時期,日本人都是指派一流的設計師,
並且以百年為目標,所以留下這些美麗又恆久遠的建築,
亦是台灣被殖民的一個重要標記。
五條港老街
車子一停在海安路時,看到房子被拆除的殘牆,
竟形成各種藝術空間。
例如藍晒圖,即整棟房子用白線描繪出老屋當時的擺設。
或是屋子上用鐵絲折成各種舊台灣的窗戶形狀,
像是鐵花窗、十字窗等等,相當有趣。
各種創意的點子,喚醒路人對這條古河道的重視。
神農街巷弄裡有不少的有味道的老房子,
吸引不少遊客來拍照。
有文創商品店、藝術工作室及咖啡店、傳統轎子工廠等等,
想找兒時記憶的元素,在神農街裡處處是驚喜。
風神廟的接官亭相當有趣,
古時候接官亭後方是海洋,
下船後要先感謝神明保祐,而有了風神廟。
後因海水淤積後退,以前是汪洋一片的都變成了陸地。
這也是為何此區以前叫五條港,現在卻完全看不出有海的遺跡。
接近黃昏時分,台南老街的踩線團也接近尾聲。
往高鐵的回程,我們拿到了一個”熱騰騰”的餐盒。
一般參加活動,拿到的餐盒都是些麵包、蛋糕及果汁,
不然就是排骨或雞腿便當,了無新鮮感。
而這個餐盒卻是令人感動的台南小吃大集合。
有肉圓、芋粿、魚丸湯、筒仔米糕!
是有一家業者集合了台南小吃精華所設計的餐盒,
讓急著趕路的旅人,能一次吃到美味的餐點大集合。
甚至比去五星級大飯店吃自助餐更值得!
在遊覽車上心滿意足吃著這個餐盒時,
回味在台南美好的一天,
突然想起葉石濤文學館木牌上所寫:
「這是個適於人們做夢 幹活 戀愛 結婚 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這次深度台南行,看著歷史遺跡在台南鮮活起來,重新被利用,
不再只是貼著「危樓勿入」或是被時髦的摩登大樓取代時,
也享用了南部人情味特濃號及美食,
帶著滿滿的感動及富足感返家。
很謝謝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用心,
也希望大家也能親自去台南感受這樣的幸福!
若我的文章有啟發與激勵到您,或是你就是純粹想支持我的創作,歡迎掃描下列QR Code或是點此連結請我喝咖啡哦!